2014年7月25日 星期五

街巷瑣記

1. 鑽石山聖堂路

    今閱<中國歷代政治得失>,查版權頁,發現人生出版社之舊址為"九龍鑽石山聖堂路三五五號B二樓"。"聖堂路",於網上搜得"「道真」四堂發展概略"中云:"播道總會於1949年由大陸南遷香港,積極於慈惠及佈道植堂工作。當時總會監督梁貴民牧師與數位執委同工,眼見啟德、黃大仙、上下元嶺一帶聚居大量內地新移民,且多數未聞褔音,故希望在該區籌建福音堂;於是以一萬元購得一幅三千餘呎,位於下元嶺的菜地,展開建堂工作,並以溫道真宣教士所遺下一筆八千多元的款項,成為首筆建堂費用,故日後福音堂命名為「道真堂」,以紀念溫道真宣教士注重鄉村福音工作之遺志。禮堂建成後,未有街道名稱,政府以教堂前之路稱為聖堂路,右鄰之橫巷改名為聖堂巷。總會在1951年開辦道光幼稚園,及後交由道真堂接辦;又於1958開辦「道真小學」,以幫助當時貧困家庭兒童有書讀,直至政府全面實施免費教育,道真堂於1972年停辦幼稚園及小學。"

2. 下沙浦花園街
  
最近在網上找到的相片(11.2014),貨車停泊之處即為下文的爛地,面向鏡頭白色貨van的右面,隱約可見一條小巷向橫伸延,此即為花園街。此圖可能攝於我在九龍城一帶活動之前。我活動之時,爛地上已很少貨車停泊,圖下之鐵絲網已見不到。


   少時常於九龍城一帶活動,於下沙浦(位處今石鼓壟道公廁與石鼓壟道遊樂場近太子道東之間)一帶木屋,見一門上書"下沙浦花園街X號"。憶當時(時維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)之花園街,實為一巷,木屋中人仍有以柴為煮食燃料者。花園街之末為一大片(石鼓壟道公廁旁)爛地,該爛地似原為木屋(就上圖所見,似原為停車場,惜圖片左面拍不到是否有屋,地勢一直斜上,上接石鼓壟道公廁旁的小公園,今仍存),不知何故拆去,留下一大片爛地並丟空多年,直至下沙浦村被拆。石鼓壟道公廁有浴室,有木屋居民到該處洗澡。當年該公廁予我印象極佳,清潔乾爽,至今仍無公廁能媲美。因此間或有劇集在內拍攝。



意外發現: 「懶 人 多 屎 尿」之 『屙 屎 又 屙 尿』廁所發燒友之旅 - 香港廁所協會

4 則留言:

  1. 我是就讀於道光幼稚園和道真小學的學生, 也參加道真堂的兒童主日學有 8~9 年。現在已退休, 但仍有和一些那時的舊同學保持聯絡。我小時候住鑽石山華清路東七巷, 家裡後來開了工廠, 名為主力。十分盼望能和老街坊聯絡上。

    回覆刪除
  2. 人生出版社是鑽石山下元嶺聖堂路155B二樓

    回覆刪除
  3. 我嬰兒時與先父母曾短暫居住鑽石山上元嶺聯誼路二樓的間板房,之後家庭收入充裕搬屋到聖堂路155A。最近查看封塵保留的舊畢業證書,我是1962年7月14日在(基督教播道會)道光幼稚園畢業的,(今天正好是畢業後59年的同一天),從證書上看見園長的名字是何道彰,清楚記得學校旁華清路口有一士多是我常買汽水雪條的地方。最喜歡到華清路小店買漫畫及用1毫子“潛”獎品,當年是無線電視開台,雖然家裡有麗的電視,仍然與弟妹在華清路旁鄉村福利會露天廣場觀看免費電視,之後到1970年才搬離鑽石山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你說道露天廣場,小時候曾陪家去上元嶺村?(由彩虹道入),她說去看胃病,只見她去到一處小空地(就是你說的露天廣場?),四周有小平房圍著,家母跟一對中年男女交談了一陣,就帶我返家了。這就是我對鑽石山一帶村落的依稀印象。

      刪除